您当前的位置 :环球传媒网>新闻 > 焦点 > 正文
极端天气事件日益频繁 2021气候十大关键词来了!
2021-12-31 10:45:31 来源:前瞻网 编辑:

应对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如今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比预期的更为强烈和迅速,极端天气事件日益频繁、影响的范围更广、持续时间更长。全球各国在改善气候方面都卯足全力,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采取气候行动是必然的。

碳中和

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2020年9月22日,我国政府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而在今年的“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都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可见我国在实现碳中和目标上已经有了坚定不移的决心。

COP的全称为“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缔约方大会)。缔约方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的签署国,该公约于1994年达成,拥有197个缔约方(196个国家以及欧盟)。COP 26则是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会议于2021年11月1日至11月12日在苏格兰格拉斯哥举行,由英国中央政府与意大利政府合作举办。

在今年的COP 26上,近200个国家就《格拉斯哥气候协议》达成一致。COP 26还解决了《巴黎协定》未能解决的问题,就减排透明度和时间框架、新建全球碳交易市场做出规定。气候峰会及相关承诺表明,全球即将发生以低碳能源为主的巨大变革。无论各国政府的去碳化目标能否实现,可再生能源、储能、电动汽车、碳捕集和氢能将于未来迎来快速发展。

气候行动需要大量的财政投资来支持,例如投资于能够抵御气候变化影响的新能源系统和基础设施。如果在气候方面不作为,那么人类要付出的代价会更大。气候融资是指以低碳或气候适应力的建设为目标的资金流动,它是联合国气候峰会COP26的重要议题。融资渠道有多种,包括银行贷款、风险投资、私募、共同基金、捐赠基金、购买股票或债券等,这些渠道可以引导资金流向既有助于碳减排又可盈利的投资项目。

全球气候变暖,冰川加速融化。有研究曾总结,在过去的20年里,平均每年有2670亿吨冰融化为水。每年的融化速度都在加快,冰川变得越来越薄。有科学家预言,北极冰川到2040年将全部融化,化成一片寒冷的汪洋大海。

北极地区有一片浩瀚的冰封海洋——北冰洋。北冰洋“最后一个冰区”是格陵兰岛和加拿大北部的一片海冰。有科学家曾表示,那里是不会融化的一小部分,但事实并非如此,这个“最后的冰区”已经开始融化了。有研究表明,去年“最后的冰区”海冰浓度仅为50%,创下历史新低。而今年,科学家预警,这个“最后一块冰区” 可能会在2100年消失。

1.5℃是怎么来的?1.5℃是2015年《巴黎协定》确立的标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曾发布了一份“关于全球升温高于工业化前水平1.5℃的影响”特别报告。报告强调,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而非2℃或更高的温度,可以避免一系列气候变化影响。如果要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则需要在土地、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和城市中实现“快速且具深远影响的”转型。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表示,现在的气温与工业化前相比已经升温1.2摄氏度,并且还在上升。近几十年来,变暖在加速。每上升一摄氏度的‘若干分之一’都休戚相关。现在必须果断行动,挽救1.5℃的目标。

在今年夏天,一股前所未有的热浪席卷了北美地区,科学家将其称之为“千年一遇”的极端事件。加拿大和美国都遭遇了历史性高温天气,温度创下新高。加拿大西部地区温度达到49.6℃,创下84年来最高温纪录。每逢夏天,地球上都会发生非同寻常的高温热浪事件,但多名科学家认为,此次发生在美国和加拿大多个城市的热浪是非同寻常的——美国国家气象局(NWS)称此次热浪为“历史性和危险”的。

据了解,这波高温是一种叫“热穹顶”的天气现象所致。“热穹顶”是指空中热高气压区域停滞不动,像巨大的锅盖捕获并聚集热量,同时不断排斥冷空气,吸收热空气,使气温越升越高。这样接连发生的热浪导致了干旱现象,同时气候变化的影响加剧了一种恶性循环——越热、越干燥,越干燥、越热。

今年是一个“双拉尼娜年”。拉尼娜事件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出现大范围偏冷,且强度和持续时间达到一定条件的冷水现象。每次拉尼娜现象来袭都会伴随着寒潮,今年入秋以来冷空气活动频繁,我国共发生11次冷空气过程,其中6次达寒潮天气标准。

11月4日至9日为一次全国型寒潮天气,具有降温幅度大、雨雪范围广、极端性强、影响大等特点,其综合强度指数位居历史第四。全国有429个县市达到或超过极端日降温阈值,其中116个达到或超过历史极值。

飓风“艾达”(Hurricane Ida)是有记录以来袭击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第二大毁灭性且致命性飓风,仅次于飓风“卡特里娜”,其登陆时的最大持续风速为240公里/小时。8月29日,4级飓风“艾达”登陆美国南部墨西哥湾沿岸的路易斯安那州。登陆后,“艾达”沿东北方向向内陆前进,逐步减弱为热带低气压。之后4天,“艾达”经过8个州,约合1900公里。

今年四级飓风“艾达”袭击路易斯安那州的最大城市新奥尔良,当晚在风雨交加中全城断电,“艾达”带来的强降雨还使路易斯安那州一些地区面临洪水威胁。

夏季的极端高温,炎热干燥天气燃起了熊熊森林野火。今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的“迪克西大火”,造成的烧毁面积超过46.3万英亩,过火面积比洛杉矶面积还大,和夏威夷的毛伊岛相当,已经超过2018年的“门多西诺综合大火”,成为了加州历史上第二大野火。这场“迪克西大火”已经摧毁了400多座建筑物,位于萨克拉门托以北约160英里的格林维尔市中心全部建筑几乎已经被摧毁,还有近14000座建筑物受到了威胁。

科学家警告说,由于气候变暖,野火的严重程度和规模将会增加,并远远超出通常的火灾季节。更大的野火会释放大量温室气体,进而加剧气候变化,这可能会加速富含甲烷的永久冻土的融化,从而显著影响生态系统的长期再生能力。

今年夏秋,欧洲遭遇极端强降水,德国、比利时、荷兰、奥地利等西欧国家遭遇暴雨和洪灾。其中,欧洲最发达国家德国成为重灾区。德国部分地区的降雨在24小时内达到150毫米,相当于一个多月的总降雨量。强降雨导致河水水位上涨,引发泥石流。专家表示,这次的极端降水事件成为该国二战后最致命的自然灾害事件;比利时将此次灾害描述为“我们国家有史以来已知的最大自然灾害之一”。

关键词: 日益频繁 事件 天气 关键词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并保留"环球传媒网"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cqtimes.cn All Rights Reserved 环球传媒网-重新发现生活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8553 59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