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波音公司载人飞船“星际客机”(CST-100 Starliner)的首次试飞尽管出师不利,未能按计划与国际空间站对接,但最终在北京时间22日晚间成功降落在新墨西哥州的美军白沙导弹靶场附近,为波音公司挽回了最后颜面。但对于美国而言,寄予厚望的波音“星际客机”与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公司)的载人“龙”飞船研制均遭遇挫折,美国航天员前往国际空间站的旅途仍不得不受制于俄罗斯。
据美国太空网站介绍,作为美国新一代载人太空飞船,“星际客机”于20日搭乘“阿特拉斯-5”号火箭升空,开始了第一次不载人测试飞行。它原先准备于21日与国际空间站对接,向空间站运送约270公斤补给和设备,并带回部分研究样品,最终于28日返回地球。但发射约1小时后,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发表声明说,由于软件错误,飞船在飞行中消耗了过多燃料,未能进入预定轨道,它无法按计划与空间站对接,只能提前打道回府。
美国《纽约时报》22日称,“星际客机”成功在新墨西哥州的沙漠地带降落。报道称,“星际客机”的载人舱与服务舱按计划在进入大气层前分离,服务舱残骸落入太平洋,而载人舱借助巨型降落伞和缓冲气囊在陆地上着陆。报道称,对于NASA而言,让载人舱在陆地上降落的模式“相当罕见”。在美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水星”计划与“阿波罗”计划中,载人返回舱都降落在海中——毕竟海水的缓冲效果比沙漠更好。就连以技术激进著称的SpaceX公司研制的“龙”飞船,也仍然采用在海中降落的模式。报道猜测,波音公司选择让“星际客机”在陆地着陆的原因,可能更多是出于重复使用的考虑。按照规划,“星际客机”最多能重复使用10次,如果飞船在海中降落,腐蚀性的海水可能会让飞船的检修变得复杂。
“星际客机”的成功降落,让波音公司总算挽回了最后颜面,可以宣传其首次测试飞行取得“部分成功”。波音太空发射部门高级副总裁吉姆·奇尔顿表示,在整个飞行过程中,“星际客机”的推进、航行及生命保障系统运行如常,载人舱内搭载有一个配备复杂传感器的测试假人,它在飞行过程中收集的数据有助于评估未来航天员的实际感受。NASA和波音公司官员甚至坚称,如果这次飞行中搭载有航天员,完全有机会以手动模式接管飞船,进而实现与空间站的对接。此外,飞船在22日的降落中成功经受住了1600摄氏度的高温,并按计划释放降落伞和缓冲气囊,证明了“星际客机”新型着陆方式的可行性。
但无论波音公司如何辩解,这次“部分成功”的测试飞行仍让NASA大失所望。自从美国航天飞机于2011年全部退役后,美国航天员前往国际空间站就只能倚赖俄罗斯“联盟”号飞船。这种受制于人的感觉对于美国来说自然难以忍受,何况俄罗斯还不断调高“船票”价格——2018年“联盟”号飞船的单张座位费超过8000万美元。为改变这种被动局面,NASA分别与SpaceX公司和波音公司签署合同,建造载人“龙”飞船和“星际客机”飞船。但“双重保险”也没能奏效,它们本应在2018年年底实现载人首航,由于两家公司的研制进度均多次推迟,NASA不得不高价多买了超过10张俄罗斯“船票”。
眼看载人“龙”飞船总算于今年3月实现首次不载人测试飞行,成功与国际空间站对接并平安返回地面,但转眼4月就在逃逸测试中发生严重的爆炸事故,“龙”飞船的首次载人飞行被迫推迟到明年。“星际客机”不但研制进度比竞争对手落后了大半年,而且问题不断。“星际客机”首次测试飞行的不完美表现,显然也将影响后续进度,NASA表示“现在谈及‘星际客机’下次飞行是否载人为时过早”。因此美国航天员倚赖俄罗斯飞船往返空间站的局面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并保留"环球传媒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