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河县滨河街道王庄村委,一场悄无声息却影响深远的变革正随着文明新风的吹拂徐徐展开。这场变革的背后,有一位默默耕耘的移风易俗宣传员——王万才,滨河街道议政代表,王庄村委红白理事会的副理事长,他以执着的信念、创新的方法,成为乡村传统陋习的“终结者”和文明风尚的“播种者”。
初涉难题:打破传统坚冰
王万才刚投身移风易俗宣传工作时,迎面撞上的是乡村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在当地,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之风盛行,一场婚礼花费数十万元屡见不鲜,高额彩礼让许多家庭不堪重负;丧葬仪式上,迷信活动繁杂,不仅浪费资源,还阻碍着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
为了扭转这一局面,王万才挨家挨户走访调研。在谢炳真家中,他了解到为了筹备儿子婚礼,老两口背负了沉重债务。“我们也不想这么铺张,但村里都这样,不办得风光些,怕被人笑话。”谢炳真无奈地说。这一番话让王万才深感责任重大,他意识到,要改变现状,必须从思想根源入手。
创新宣传:让新风“声”入人心
面对村民对传统习俗的依赖,王万才开动脑筋,创新宣传形式。他利用农闲时间和志愿者们排练移风易俗小品,利用和村民唠家常的时候对移风易俗政策进行宣传解读。通俗易懂的语言,贴近生活的案例,让村民们在田间地头劳作时,也能轻松接受新风尚的熏陶。
同时,王万才组织成立了文艺宣传队,将移风易俗内容编排成小品、快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其中宣传队表演的小品《双喜临门》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小品中,因高额彩礼引发的家庭矛盾被演绎得淋漓尽致,演出结束后,不少村民讨论:“这演的不就是咱身边事儿嘛,看来真得改改这彩礼陋习了。”
除了线下活动,王万才还紧跟时代潮流,借助“最美王庄“公众号平台发力,定期发布移风易俗相关知识和先进典型事迹,利用短视频记录乡村文明新貌。如今,这个公众号已成为当地村民获取文明资讯的重要窗口,粉丝量不断攀升。
榜样引领:带动乡村新风尚
为了让移风易俗工作更具说服力,王万才积极挖掘和培育身边的移风易俗榜样。郭晨晓是村里有名的致富能手,儿子结婚时,他主动响应移风易俗号召,简办婚礼,将节省下来的资金投入到村里的公益事业中。王万才抓住这一契机,在村里召开现场会,邀请郭晨晓分享经验。“日子过得好不好,不在婚礼办得多热闹,把钱花在刀刃上,才是真幸福。”郭晨晓的话让在场村民深受触动。
在郭晨晓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转变观念。村民周书华老人去世后,原本打算大办丧事的家人,在王万才的劝说和榜样力量的影响下,简化了丧葬仪式,采用鲜花祭祀代替传统纸钱,既环保又文明。
在王万才的不懈努力下,滨河街道王庄村的移风易俗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如今,村里婚丧嫁娶的花费大幅下降,文明节俭蔚然成风。村民们茶余饭后谈论的不再是谁家的婚礼更豪华,而是谁家为村里做了更多实事。王万才用自己的行动,在乡村大地上播撒下文明的种子,让移风易俗之花在这片土地上绽放出绚丽光彩,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供稿:贾婉玉)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并保留"环球传媒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