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与世界分享你的知识、经验和见解”,到用户调侃的“分享你刚编的故事”,国内最大的知识问答社区知乎终于还是被点名了。
12月20日,因多次出现法律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等问题,知乎网被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以下简称“北京市网信办”)约谈。
巧合的是,上述新闻曝光当天,知乎资深用户所撰长文在微信平台热度渐起,文章对多个知乎大V出走、知乎氛围变了唏嘘不已。
挣钱和调性难两全,知乎的路到底该怎么走?
知乎网被约谈
12月20日,北京市网信办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宣布,近日,国家网信办指导北京市网信办依法约谈知乎网负责人,针对知乎网多次出现法律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等问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责令其立即整改,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北京市网信办对知乎网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立案。
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强调,网站平台应当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健全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不得为违法违规信息提供传播平台。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将进一步督促相关网站平台加强内部管理,依法依规开展服务,维护清朗网络空间。
除了对北京网信办表示“将深刻吸取教训,严格落实各项整改要求,在整改期间自行暂停相关功能”外,知乎相关人士还向北京商报记者回应:“知乎诚恳接受主管部门批评,坚决落实整改要求,健全信息发布审核、公共信息巡查、应急处置等管理制度,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不断提高生态治理水平,为网络文明建设贡献新力量。”不过对于“整改期间自行暂停了哪些功能”,该人士没有正面回应。
登录知乎发现,目前用户可以正常浏览知乎内容,但不可以评论。点击评论功能后,评论区上方会显示:“评论区功能升级中,暂时无法发送评论。可以使用’赞同并推荐’功能参与互动”。对于何时恢复评论功能,知乎相关人士保持沉默。
大V流失?
挣钱和调性难两全
巧合的是,今天另一则有关知乎的内容在微信成为爆款,文章的题目叫作“我是爱知乎的,但我们不能假装一切都没有发生”,作者是一位在知乎3132天的资本用户,其一篇文字还被知乎CEO周源选中在知乎上市时念过。
文中的一段是这么写的,“‘进站必看’是知乎官方筛选的优秀回答。排序前十回答的答主里,除了一位非常可惜英年早逝的答主程浩之外,剩下9人里有一位超过一年没回答过问题;两位两年没回答过问题;还有两位超过三年没回答过问题。换句话说10个人里,有一半已经不能算作知乎的活跃创作者了。’进站必看’前三个回答来自张译、程浩和马伯庸,张译的微博更新一直没断过,马伯庸也是写作和出版不断。可他们的知乎已不再更新”。
作者总结:“知乎的老用户,愿意用’氛围’变了来形容知乎。他们绝大多数认为,正因为知乎的氛围越来越差,导致知乎的创作者越来越少”。
作为第三方观察者,文渊智库创始人王超谈到知乎大V流失的原因时也提到了这一点:“最大的原因还是社区氛围丧失了,知乎为了追求MAU(月活)、DAU(日活),破坏了社区的氛围,算法干涉破坏了知识社区的底色。所以大V不满意出走,造成恶性循环,好的长内容流失,靠算法推荐的内容非常肤浅,打色情等擦边球,以至于今天被约谈。”
那么知乎的追求实现了吗?用财报数据看,用户增长不错。2021年三季度,知乎平均月活跃用户1.012亿,同比增长40.1%;平均月付费会员数550万,同比增长109.9%。
再来看营收数据,2021年三季度知乎总营收8.24亿元,同比增长115.1%;调整后净亏损1.12亿元,较去年同期扩大41.4%。
再往前看2021年二季度,知乎总营收6.38亿元,同比增长144.2%;调整后净亏损2亿元,较去年同比扩大185%。
“知乎营收越来越高,但离盈利却越来越远。知乎的两大营收来源是广告和内容商业解决方案,这两个业务要在不破坏知乎原有的社区氛围的前提下继续增长,并拉动知乎整体实现盈利,不是不可能,但非常难。”比达咨询分析师李锦清向北京商报记者直言。
商业化拓展与强化管理不可或缺
不可否认的是,知识问答平台已成为相关部门重点监管领域,以改善网络生态。
今年11月,中央网信办副主任、国家网信办副主任盛荣华便曾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到知识问答平台的管理情况,并称国家网信办要求知识问答重点平台,如知乎、豆瓣、微博问答、悟空问答、知识星球等,务必落实好主体责任,督促指导健全平台内容安全管理制度,完善用户账号管理、内容分发、公众举报等机制,及时清理各类违法违规的信息和账号。下一步,将进一步督促相关平台持续优化平台功能运行规则,强化议题设置和内容审核,鼓励生产传播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信息内容,提升平台内容质量和服务水平,为广大网民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科学真实、营养丰富的知识聚合空间。
对于后续将如何发展旗下业务,北京商报记者向知乎发去采访函,截至发稿时暂未得到回应。而在数字文创产业智库研究员李杰看来,知识问答平台当下还未找到一个完善的商业模式,各方还在探索与尝试,但可以确定的是,一方面需要平台找到旗下优质资源的核心所在,包括用户资源、内容资源等多方面,围绕着自身发展的基石逐渐向更多领域拓展,将流量进行变现,但另一方面也不容忽视,便是需要强化自身内容管理,规避违规行为的发生,否则不仅会令自身的内容优势消失,还会进一步损害平台的形象与行业影响力,后续若要弥补反而会耗费平台更大的精力与成本。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并保留"环球传媒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