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环球传媒网>前瞻 > 正文
网络屡见不鲜的“职业打假人”算是“恶意索赔”行为吗?
2022-04-25 10:12:47 来源:观察者网 编辑:

日前,重庆王女士卖出150碗熟肉,被“职业打假人”邵某举报为“三无产品”,法院判罚5万元。网友近乎一边倒地同情和支持王女士,希望对她捐款帮助。王女士婉谢网友的好意,对此回应称:“我想要的是一个公平的判决”。

记者调查发现“职业打假人”群体普遍存在于电商和外卖平台。通过直播平台搜索“打假”,可以找到大量从商家获得赔偿的话术、方法和交流群。记者进入这些所谓的专业索赔群,发现每个群聊成员数百至上千人不等,一些人还在校学生。职业打假已然成为了一个规模庞大的产业链,群核心成员甚至还可以通过“收徒”和“发展下线”而获利。

“288收五个特价徒弟,带项目,勤快的来。”记者刚进群就收到了管理员的招呼。当被问及是否真的能获得赔偿时,该管理员说道:“赔付的标准非常宽松,商户和平台基本上会选择相信我们。”

这些“职业打假者”会从淘宝、拼多多、京东、美团等大平台上,搜寻那些刚开始做线上生意的商户。由于新商户缺少处理经验,法律知识欠缺;同时大平台普遍有严格的商户管理制度,一旦发生纠纷通常会倾向于相信消费者,不但给与赔付,还会对商户采取下线等处罚。打假者通常会利用这些心理,私下向索要赔偿。

大多数单笔索赔投诉金额不大,容易被平台和商家忽视或者容忍。但由于类似打假投诉逐渐形成规模和产业链,已开始给商户和平台带来额外的经营成本和压力。除了盯准电商货物的标签,“职业打假人”也喜欢通过外卖平台揪住餐品质量、异物等通常难以取证的问题,要求索赔。

记者采访到某外卖平台一家卖炸鸡薯条的店主张先生,他表示此前也遇到过一些“过分”的赔偿要求。曾有消费者投诉,一份薯条中有一根薯条的角颜色过深,让他吃后觉得头晕,怀疑是变质了,要求张先生赔偿。张先生解释说薯条炸过头了,但用户并不认可,表示会向平台和12315进行投诉,还不断要求客服升级处理。张先生最后只能通过免单、道歉并且额外发红包,解决了这次投诉。某外卖平台的负责人表示,这类“投诉”也让他们很困扰。面对大量难以求证的投诉案件,即便商户不赔,平台通常也会考虑给与适当补偿,让消费者满意。

由于“职业打假人”已形成产业,一旦发现微小的漏洞,他们还会利用各种渠道发信息,召集“同伴”一起薅羊毛。比如几年前的某视频网站UP主“路人A”就号召粉丝,在一家误将4500g柠檬写作4500斤的淘宝店大量下单,索赔金额合计高达700万,直接导致店铺经营受到重创,不得不关门。

“恶意索赔”行为不仅涉及民事赔偿,有些甚至演变成刑事案件。2021年12月,中国裁判文书网披露了一则刑事判决书,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赵某利用自己三个身份、他人身份及从网上购买的虚拟网络电话卡注册的110个美团账号,在美团外卖平台购买餐食111单,后均以在餐品中吃出异物为由,申请“放心吃”理赔,骗取赔付金共计人民币25966.45元。最终公诉机关建议判处被告人赵某有期徒刑九个月,缓刑一年,罚款一万。

可以预见,“恶意索赔”仍有很大生存和利益空间,而小商户与“职业打假人”的抗争还远未结束。4月22日晚,判决方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此重庆王女士的案件做出了最新通报,如果王女士对二审判决不服,可在二审判决生效之日起6个月内提起再审申请。监管机构需要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同时,警惕恶意举报甚至勒索商户的行为带来的伤害;平台、商家也需要持续完善自我保护手段、提升法律意识,共同营造良性的经营氛围。

关键词: 三无产品 职业打假人 卖出150碗熟肉 重庆打假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并保留"环球传媒网"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cqtimes.cn All Rights Reserved 环球传媒网-重新发现生活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8553 59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