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品读》2023年第7期内容
前不久手机坏了,拿到维修店,师傅说,这机型落伍好几代了,零件难配,要好几百块,修起来得不偿失,不如换个新手机。十多年来,我已经换了3部手机。在换新手机之前,我都会把旧手机里拍的家庭照片导出来,存在电脑上。
趁此机会,我把电脑上的电子相册梳理了一下,发现以前用手机拍的照片有几百张之多。这年头,一家人去照相馆拍照的意愿越来越弱,一是手机拍照更方便、更自由,随时随地“咔嚓”一下,抓拍下家人或欢乐或惊喜的瞬间,也更灵动活泼;二是手机的像素越来越高,完全可以满足日常拍照的需求。
(相关资料图)
翻看着一张张照片,我仿佛重温了过去的时光。结婚前,拍得最多的是爱人的照片,北京长城、杭州西湖、安徽黄山、山东泰山……那些走过的山山水水,踏过的冬夏春秋,都留下了我们相伴的身影。晨昏、田野、山岗,似乎还贴着半个月亮。青春、爱情、旅行,这些字眼,现在依然能让我激动。那时候的我们,在人间烟火中,保持着对壮丽山河、未来之日的好奇和期待,不断重复的日常也能滋生出别样的韵味。
结婚后的照片里,主角很快变成了出生不久的孩子。他成长的每一个瞬间,我几乎都留下了影像。刚出生时,我拍下了他躺在妇幼医院保温箱里熟睡时粉嫩的脸蛋;刚会翻身时,我拍下他在床上撅起小屁股的可爱姿势;第一次扶着沙发站立起来时,我拍下他小心试探着向前迈出的第一步;掉下第一颗牙时,我拍下他拿着牙齿的惶惑表情;背着书包走进幼儿园的第一天,我拍下他向我告别挥手的身影;上小学的第一个儿童节,我拍下他登上学校领奖台拿着奖状的光彩时刻……
细数一下,几百张照片里面,孩子的照片几乎占了3/4。一部手机,既是日常的工具,也是记录我们生活重心和日常之美的画笔。可我总觉得这种记录中缺失了什么。是的,我终于发现了,这十多年来的照片中,父母的身影少得可怜。
每次回乡下老家,他们总是在厨房里默默地忙碌,给我们捧出一顿丰盛的家宴,于是我们的手机聚焦在美食上,而忘记了背后的操劳者。有时候,他们来到我们城里的家里短住,留下的照片多是陪孩子出去玩时顺带同框合影,只能说是给孩子拍照时的“买一送一”。记得有一次,我提出给他们单独拍一张照片,他们却摆摆手说:“我们满脸褶子,拍下来有什么好看的。”然后,匆匆拉着孩子的手就“逃”走了。
他们总是默默地站在身后,用一双坚实的臂膀支撑着我的飞翔,供我学业有成,看我事业腾飞、家庭幸福,而不愿在镜头前展现自己。因为习惯了父母站在背光的位置,习惯了他们无条件不求回报的爱,所以我没有看到他们拔出第一根白发时的叹息,第一次戴老花镜时的自嘲,偶尔生病时躺在床上的无助……我没有坚持给父母留下一些特别时刻的照片,是因为没有意识到,父母老年生活的点滴瞬间,也是一件值得记录的、有意义的事情。
孩子一天天长大,父母却在一天天老去,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没有重来的时刻。在这趟没有回头路的生命旅途中,我们要趁着还来得及,赶紧拿起手机,为父母补上时光相册里缺失的生活印记吧。
原标题:《手机相册里的时光印记》
作者:陈全忠
责编:张子晴 / 校对:郭艳慧
关键词: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并保留"环球传媒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