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环球传媒网>生活 > 正文
每日快播:电能表怎么看?电表度数查看方法有哪些?
2022-06-20 13:38:20 来源:环球信息网 编辑:

电能表怎么看(电表度数查看方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电表,电能表的简称,是用来测量电能的仪表,又称电度表,火表,电能表,千瓦小时表,指测量各种电学量的仪表。对于电表,大家或许会觉得又熟悉又陌生吧,每个人的家中都有至少一个电表。

可许多人只知道电表是用来测量电数的一个仪表,并不知道电表怎么看,因此,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经常会看到有些人为了几度电,也就是几块钱,与抄表的电工人员发生冲突,甚至拒不缴纳电费。

对于传统的机械式电表,如下图所示,直接从读数窗中读取电量即可,读数从前到后依次是:千、百、十、个位,后面红色部分是小数点后面的数值,看表读数时通常不计算。

因为电表显示读数的装置是一个累积计数器,现在所看到的这个数值是电表启用到现在的这段时间里的所有用电量。所以,要知道一段时间内用电多少度的方法是:

用本次的读数减去上次看表时的读数,即:

W=N2-N1

W:表示实际用电读数(单位:kWh/千瓦时或“度”);

N2:表示本次看表的读数;

N1:表示上次看表的读数;

注意:上面的读数应用于居民楼里的电表(直接接入的电表),而有时候电表是经过电流互感器接入用电线路中的,因而在读数时应乘以电流互感器的变比Ki(也就是倍率,互感器上有标明),即:

W=(N2-N1)Ki

现在许多家庭安装了具有分时计量功能的数字式电表,那么这样的电表该如何读数呢?

“峰谷”电峰就是高峰,谷就是低谷,在电网中来说,相对应的就是用户用电的高峰和用电的低谷,其时间为:高峰时段8:00-22:00,低谷时段22:00-次日8:00。

接下来我们解释下电能表电量查阅步骤——

电能表在通电情况下会自动显示的顺序依次为:

当前日期

当前时间

当前正向有功总电量

当前正向有功峰电量

当前正向有功谷电量

电表的屏幕如图一显示:

表示现在处于用电高峰时期,

表示这块表计是1级表计,允许的误差是±1%,时间15.07.30,意思是当前的日期为15年7月30日。

图一

在8秒后,电表的屏幕会显示当前的时间,如图二中显示:13:11:21,意思就是当前的时间为下午的1点11分21秒。

图二

每一屏的显示时间是8秒,8秒后自动显示下一屏内容,接下来,我们可以看到电表的屏幕会显示当前正向总电量,如图三中显示:767.82kWh, 意思就是这块电表从安装开始,到您查看电量时,一共使用总的度数是767.82度。

图三

在往下,电表的屏幕会显示当前正向峰电量,如图四显示:525.29kWh, 意思就是这块电表从安装开始,到您查看电量时,家里一共使用的电的高峰时段总的度数是525.29度。

图四

同理可见,低谷时段总的度数是242.52度。如图五显示

图五

所以,要想知道这个月家里用了多少电,只用将当前电量减去月初的起始电量,所得差值即是本月到目前为止的总(峰、谷)用电量了。

当前电网采取阶梯收费,详情请见下表↓↓

总结:

第一种:一般的直进式的单相电表和三相电表可直接读取数字减去上次的读数就为这一阶段的电量。直进式的电表进线较粗。仔细观察没有经过互感器连接。

第二种:三相电表通过电流互感器连接方式连接的三相电表,电表的接线有10根接线,要观察连接的电流互感器的电流比,电流互感器的名牌上有,都是一个数字比5标出的。例如100/5150/5等,电表上读取的数字乘以电流比就是计量的电量,精确的还要加上变损和线损。

第三种:单相电表计量三相电的电量,电量读取方式是直进式的连接电表的方式读取电表上的数字乘以3,若通过互感器连接的电表要读取电表数字乘以互感器电流倍数再乘以3。

第四种:智能电表只有一个液晶屏,如果是单相里面会直接显示总有电量和剩余电量,直接读数就可以。如果是IC卡电表,只有发光管显示就是单显卡表。那电表上面上会有个小红点,红色的小点跳到总用那里就是总用,跳到剩余那里就是剩余。双显卡表,读上面或下面都可以。三相的预付费电表直入式的直接读数,互感式的用表的读数乘以互感器倍率。

供大家参考,当然有不足之处希望大家在文章底部补充

相关内容汇总微信公众号

9月07日

家用电表的安装与使用、电度表的维护和检测

8月30日

分享|电能表的选择、结构以及分类等基础知识大放送

6月21日

单相、三相四线制有功电度表以及电子式电能表的工作原理及接线

文章源于网络,配电通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关键词: 电能表怎么看 电表度数查看方法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并保留"环球传媒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