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播报:透视副中心,从赛事到节日
2023-06-15 14:08:07 来源:北京城市广播副中心之声 编辑:

城市发展日新月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身意识越来越高,运动健身融入日常,体育赛事得到高度关注参与。


【资料图】

这几年,越来越多的体育活动、赛事不断在副中心落地。近日,北京市第十四届全民健身体育节开幕式走进城市副中心。体育节开幕式当天,小轮车、飞盘、徒步、轮滑等单项赛事活动同时进行,让喜爱运动的2000余名大众参与其中,乐享城市副中心体育运动从赛事到节日的盛宴。本月底,运河骑游季暨京津冀骑游大运河活动也将在副中心精彩上演。

城市副中心大量承接国内、国际高水平比赛的同时,持续布局体育产业,深耕“赛事经济”,除马拉松、游泳、公路自行车等多个单项赛事外,融合多个单项赛事的体育节也走到百姓身边。

从比赛到节日,城市副中心百姓不仅能在家门口参与、欣赏到高水平赛事,运动成为不少百姓的日常标配,全民健身参与率大大提高,“体育之城”“赛事之城”已然叫响。

赛事+

城市发展有活力

体育赛事作为城市形象的有效载体,能够推动城市发展,提升城市品牌和影响力。承办一项比赛,推介一次城市,登上一个台阶,收获一堆硕果——城市副中心通过一场场精品赛事不断为城市发展“充电”。

今年4月9日8时,2023北京银行北京城市副中心马拉松在司空分署街鸣枪起跑,来自海内外近万名选手用热情奔跑感受古今同辉的城市副中心魅力。每年的这场马拉松盛会,对于城市副中心的居民来说也十分期待,在家门口免费观看一场高规格的精彩体育竞赛,成了大家每年的体育节日。

一场马拉松,认识一座城。以马拉松为代表的大型体育赛事,让运动健儿们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点燃了城市的活力与激情。2017年开始,北京通州半程马拉松连续三届成功举办,相继获得了中国田径协会颁发的“金牌赛事”“最美赛道”等称号。此后,通过引入专业竞技赛事,城市副中心实现了“半马”到“全马”的华丽变身,吸引4万余人参赛,向大众展示了活力之城的魅力。

专业体育赛事总会自带“流量”,成功引流全国各地选手。今年4月举办的2023年通州区青少年轮滑邀请赛,是北京市今年首次面向全国开展的青少年轮滑赛事,来自京冀及内蒙古等地区的26支代表队共465名运动员参赛。赛事邀请了2022年参与冬奥会相关赛事的执行裁判,赛事裁判几乎都是国际级、国家级。“这次比赛我们结合了国家级相关赛事标准,赛事水准足够专业。”赛事主办方负责人戴杨杨介绍。

今年以来,包括马拉松在内,多个专业级单项体育赛事在城市副中心先后举办,包括城市副中心2023年陆地冰壶体验赛、2023中国田径大众达标系列赛暨北京田径公开赛、城市副中心系列活动暨2023北京击剑联赛、首届北京传统风筝交流赛等,其中不乏国家级赛事。北京市第十四届全民健身体育节开幕式的举办,成为城市副中心体育盛宴中的一道“重量级佳肴”。

从单一到多元,从“单人独唱”到“集体联欢”,从体育赛事到体育节日,城市副中心正以朝气蓬勃的年轻姿态,向全世界展示“体育之城”“赛事之城”的活力形象。

氛围+

设施建设有力度

城市副中心自然生态环境得天独厚。这里拥有丰富水系,沿河而建的绿道与自然巧妙融合,成为人们徒步、骑行、跑步的生态健身场地,不少体育赛事也巧妙的将线路设计融入其中,为参赛选手留下了深刻印象。

路线设置在北运河边的城市副中心马拉松被跑友亲切的称为“走大运”。城市副中心马拉松赛道贯穿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北、中、南三区,途经燃灯佛舍利塔、通惠河、运潮减河、京杭大运河等景点,全程绿树河流相伴,给参赛选手留下了深刻印象。高级教练员、奥运会田径竞走冠军王丽萍在试跑过部分赛道后表示,城市副中心马拉松赛道亮点纷呈,一步一景。“这条赛道很好地将城市美景、历史底蕴和运河文化融入其中,跑友在奔跑的过程中可以感觉到处处有景色、处处有文化、处处有内涵。”

在区体育局发布的三大马拉松线路、十大骑行线路、十大跑步线路中,涵盖大运河、潮白河、减河、温榆河、凉水河等多条境内主要河道,方便健身爱好者在运动中饱览美景。家住东城区崇文门附近的邱峥最喜欢到大运河边骑游,平均每个月都要来一次,领略大运河的四季美景。他还把骑游拍到的美景发到朋友圈里,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在大家的强烈要求下,他还组队带朋友来城市副中心打卡。

被誉为“北方水城”的北京城市副中心,近两年治水兴水建绿城,温榆河、北运河、潮白河、运潮减河、通惠河、小中河、凉水河、萧太后河、镜河等19条河流汇聚于此。正在建设中的运河商务区两侧高楼林立,运河碧波荡漾,北运河航道宽阔,近10公里的直行航道,为赛艇航行提供了绝佳地理条件。“我们曾先后在城市副中心举办赛艇、桨板等体育赛事,让更多水上运动爱好者领略古今同辉的副中心美景。”区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还将开展相关水上运动的展示和赛事。

在充分利用先天自然优势的基础上,城市副中心近年来不断加大专业体育场馆建设。通州区体育场升级改造工程正加紧施工,新场馆将在保留室外体育场功能的基础上,加入体育馆、游泳馆、冰上运动馆和全民健身中心,形成“三馆一场一中心”的城市体育综合体,成为全新区级体育中心。北京市体育局还将继续推进城市副中心绿心体育设施、水上运动中心等项目建设前期工作,建成潞城全民健身中心。

打造“体育之城”,场馆设施和办赛能力缺一不可。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商学院教授白宇飞认为,体育场馆建设有助于打造城市名片,有助于促进城市更新,有助于增加城市活力,有助于拉动城市消费。“例如随着2008年夏奥会和2022年冬奥会的相继举办,鸟巢(国家体育场)、水立方(国家游泳中心)、冰丝带(国家速滑馆)等早已成为首都北京的靓丽城市名片。”他认为,从老少皆宜的体育公园到广受年轻人青睐的足篮球场、游泳中心,再到举办大型赛事的专业场馆,每新建一座场馆,就会为城市发展增添一分活力。

围绕百姓“去哪儿健身”,区体育局不断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百姓家门口健身提供更多选择。通过引导社会资本,盘活改造闲置的老旧厂房,形成了绿心“活力汇”等一批城市运动新地标。今后,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足球场、篮球场、乒乓球长廊、网球场、羽毛球场、门球场、棋苑为重点,副中心每年还将建设不少于15处专项场地,打造群众家门口的“健身房”。

潮流

新潮运动挺时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升,体育消费日渐呈现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在传统运动之外,飞盘、小轮车、水下曲棍球等潮流运动受到更多年轻人喜爱。

去年,通州区极限运动协会正式成立,为喜爱飞盘、陆地冲浪板、小轮车、滑板的年轻人搭建了社交平台。“95后”的美女周莹,就是通过这个平台,重新拾起了运动的乐趣。现在,周莹经常会和朋友们约飞盘比赛,赛场上奔跑的她,欢乐而纯粹,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被甩得远远的。“飞盘运动太减压了,每次我跑得衣服都湿透了,虽然累但特过瘾。”

“00后”的陆畅则喜欢露营。近年来城市副中心先后建成了51处公园,这些天然氧吧造就了市民就近露营。在城市副中心的大运河森林公园,柳荫码头、漕运码头和儿童乐园是最热闹的区域。公园相关负责人介绍,五一小长假期间,每天都能迎来约3万名游客,既有来郊区露营的北京市民,也有不少来自河北北三县等地的京外游客。游园的人虽多,但由于公园面积大,所以并不显拥挤,大家玩的都很尽兴。

首届北京露营大会去年在城市副中心举办,让更多人认识了解露营运动。“周末有时间我们就会带孩子到公园里露营。”大尺度绿地让露营爱好者刘世炎一家享受到了生态发展成果,“以前都到北京周边去,现在我们经常到家门口的公园。”

小轮车也是近几年在城市副中心新兴起的潮流运动。奥体公园BMX小轮车场地内,陡峭的赛道上,爱好者们骑着车子俯冲、腾空、翻转、旋转,炫酷的动作经常会将吸引路过市民的双眼,让人忍不住停下来欣赏。

“小轮车是一项极限运动,因其轮胎比较粗而且比赛的赛道也和越野摩托车所用的赛道十分相似而得名,小轮车独特的车把能够360度旋转,赛道上,选手凭借高超的技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种高难度的花样动作。”区极限运动协会负责人刘鹏介绍,这两年,喜爱小众、极限运动的年轻人、青少年越来越多,“我们的场地除了中青年人以外,最多的就是小朋友。”

时尚潮流的体育运动也由专业精英向大众健身普及。

去年正式在副心落户的大手攀岩馆,为城市人挑战极限运动提供了又一个选择。几层楼高的岩壁上,五颜六色的岩点如同一幅炫丽的油画,在主绳的保护下,岩友们正完成一次又一次极限挑战。

攀岩馆负责人王徽岗介绍,场馆是集难度和抱石为一体的综合性攀岩馆,岩壁面积共600平方米,其中难度岩壁10米高,抱石岩壁4米高,适合青少年、亲子、成人攀爬。家住台湖镇的“岩友”郑清专程来打卡感觉还不错:“这个场馆高度舒适,不会给人压抑的感觉,攀爬动作设计很有趣,大仰角很好玩。家附近能有这种专业的体育场馆,对我们住在东边的爱好者来说方便多了。”

消费+

新业态擦亮“新名片”

作为北京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十大专项行动”之一,体育领域促进消费工作将充分发挥北京“双奥城市”特色优势,计划到2025年,打造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体育消费城市。

如何更好让体育产业发展促进带动体育消费提升?白宇飞认为,从体育服务业来看,足球、篮球、马拉松等职业体育赛事活动的举办,本身就会带来门票、住宿、餐饮、衍生品等消费。滑冰、滑雪等热门项目的培训,对青少年的吸引力很强,尤其是在“双减”背景之下,已经成为众多家庭消费的“有机组成”。随着近年来体育旅游的兴起,特别是国家和省级体育旅游精品线路的推出,既丰富了人们的闲暇生活,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也成为拉动消费的重要抓手。

另一方面,就体育制造业而言,在全民健身和科学健身的大趋势下,参与体育运动往往需要有相对专业的服装、鞋帽,带动了专业设备的销量。进入数字经济时代,体育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如火如荼,智能制造类体育企业得到大发展,科技含量十足的可穿戴智能装备也正成为不少体育运动爱好者的“标配”。“这些产品、器具无疑都是体育制造类企业拉动消费的天然载体。”白宇飞说。

在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中,城市副中心在体育消费领域可以进行哪些尝试?

白宇飞认为,城市副中心可加强与相关项目的国家级协会、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的交流合作,积极引进重量级精品赛事,并继续扩大北京城市副中心马拉松的影响力。

同时,通过科学论证和全球招商,高起点选址建设汇聚运动健身、餐饮娱乐、休闲购物、健康医疗等功能,且能够满足全市体育消费需求、引领全国体育消费潮流、吸引全球体育消费关注的新一代世界级体育综合体。

主动与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器材装备中心等机构进行接洽联系,创造条件承办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和代表性论坛,推动副中心逐渐成为体育领域国际化盛会的知名举办地。以北京打造数字经济全球标杆城市为契机,做好创新型数字体育企业的引育和智能体育制造国际项目合作对接工作,全面提速运动装备技术研发进程,努力建设数字体育产业的全球高地。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记者:田兆玉

摄影:常鸣

关键词: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并保留"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