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环球传媒网>快讯 > 正文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贡献企业力量
2021-06-24 14:13:36 来源:财讯网 编辑: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20年9月22日,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确立,关乎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各行各业都要发挥重要的助推作用。

深刻认识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意义

2021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

从国际上看,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的大国和担当,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同时,全球碳中和正加快催生以低碳为特征的新一轮能源和产业革命。我国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步伐,牢牢掌握国际竞争主动权,将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赢得有利外部条件。

从国内看,突出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引领,将有力促进经济结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形成绿色发展新动能,显著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效益,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筑牢根基。

碳达峰、碳中和是变革更是机遇

我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只有30年时间,对于我们这样一个还处于工业化、城镇化深化发展阶段的发展中大国,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前所未有。作为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如期实现目标,一方面从源头入手,持续深化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转型和绿色低碳技术的创新;另一方面则是发展碳移除(碳汇),采用生态手段固碳,尤其需要多种植固碳能力强劲的植物品种用于抵消在所难免的碳排放。多措并举,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发挥各方合力。

我国幅员辽阔,但森林覆盖率绝对水平仍然较低,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总体偏低,耕地固碳潜力未得到充分挖掘,碳汇调查监测基础工作薄弱,碳汇补偿和交易机制还有待健全。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国土绿化行动,严格管控生态空间,加大植树造林投入,增强植物对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吸收能力,推动退耕还林还草,遏制沙漠化石漠化,开发碳捕捉、利用和存储技术。未来,碳捕获、使用和储存等新兴碳移除技术将在“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而碳移除中蕴藏着巨大的机遇。

河南问林苗木有限公司,走出了具有前瞻性的发展之路。开始大力发展曼地亚红豆杉的人工繁育工作,借助其优越的24小时持续增氧特性,深入开发其在生态康养、医药保健、园林绿化等领域的产业价值。用两年时间,建立了规模三千余亩的育苗基地,已建成育苗大棚300余座,单棚育苗量有50余万株。两年时间已完成育苗两亿株,栽种成树两百余万株。未来两年计划育苗总量达到4到6亿株规模。后期,基地将作为循环育苗的园圃,为碳移除及生态固碳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生力军。

碳交易机制正成为创新低碳转型发展模式的重要举措

预计2030年前,我国碳减排需每年投入2.2万亿元;2030-2060年,需每年投入3.9万亿元,这要求经济全面、系统性转型,要实现这些投入,单靠政府资金是远远不够的,需引导和激励更多社会资金的参与。

预计今年6月底,中国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启动运营。扩大碳排放配额的有偿分配比例将是未来的一个大方向,碳排放管控单位配额无偿分配的比例将逐步降低。有偿分配的配额则采用多种方式出售。包括建立碳排放交易基金,向重点排放单位有偿分配碳排放权,在实现碳排放达峰后对碳市场实施绝对总量控制;引入年度配额管理实施方案;引入碳普惠体系,允许碳普惠体系产生的核证减排量作为抵消信用的一种,以支持家庭、个人和企业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创建等。其实都反映了碳排放权交易的基本逻辑,以市场化的方式,提高高排放企业的成本,用来补贴减排的企业。

碳排放权交易将是未来规范市场主体排碳行为的重要工具,我国有望建成全球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通过提供碳远期、碳掉期、碳期权、碳租赁、碳债券、碳资产证券化和碳基金等碳金融产品和衍生工具,大幅提高碳市场的流动性和交易价格的有效性,更好地发挥“无形之手”的作用。国际社会正在形成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的共识,国内也已蓄势待发。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贡献企业力量

河南问林苗木有限公司作为国内最大的曼地亚红豆杉种植产业基地,深知林业是一项生态资本,同时也是一项经济资本,更是一份良心和责任。林业碳汇对中国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大面积的林业生态系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同时也是林业发展的基础,其发展必然会受到经济社会等因素的影响。河南问林苗木有限公司响应号召,积极行动,围绕“双碳”目标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从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针对曼地亚红豆杉释氧固碳的生物特性,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投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尽一份力。

集团CEO高攀与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中国保护黄河基金等相关单位领导会后合影

红豆杉科红豆杉属植物起源于古老的第三纪。红豆杉又名紫杉,属红豆杉科,常绿针叶植物,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上世纪60年代,科学家在红豆杉中发现独有的天然抗癌物质成分紫杉醇而令其身价不菲,因紫杉醇具有低毒、广谱、高效的抗癌特性,截至目前仍是最好的抗癌药物,适用于多种癌症的临床治疗。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围绕红豆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药用保健领域。

近年来红豆杉在环境治理方面的巨大潜力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红豆杉树形端正、四季常青、喜荫、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耐旱、环境适应能力强,既可以很好的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也具有很强的固碳释氧能力。

红豆杉具有CAM植物特有的固碳途径。其绿色部分具有昼夜酸波动的现象,即夜间积累有机酸,白天又逐渐消失。与一般绿色植物白天增氧夜间吸氧的特性不同,在整个过程中,红豆杉只吸收二氧化碳,不对外释放二氧化碳,其固碳能力要远强于一般植物。

红豆杉目前在我国栽培主要有4种和1变种,研究人员对这5个不同种类的红豆杉释氧固碳和降温增湿能力等生态学效益进行测定与比较, 根据测定的光合作用数值, 计算5种红豆杉单位叶面积的释氧固碳量,得出5种红豆杉单位叶面积每天的释氧固碳量, 以曼地亚红豆杉为最高。

5种红豆杉二氧化碳吸收量和氧气释放量

注:Wo为单位叶面积每天CO2吸收量。Wm为单位绿化面积每天CO2吸收量, Mo为单位叶面积每天O2释放量,Mm为单位绿化面积每天O2释放量。

曼地亚红豆杉,由于其天然的品种特性,在生态价值和药用价值方面都具有难以替代的突出的优势。河南问林苗木有限公司通过规模化繁育种植曼地亚红豆杉,既能通过生态手段大量释氧固碳,为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家战略做出贡献,又能发挥其在药用领域的价值造福民众。

据悉,河南问林苗木有限公司已与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秘书长接洽,贡献碳汇价值;同时,公司将于近期捐赠千万株曼地亚红豆杉树苗,与中国保护黄河基金会共同发起种下一棵树保护母亲河公益活动红豆杉项目专项公益基金。这些树苗及款项将全部用于保护母亲河,帮助改善黄河流域内生态建设和人民生活。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并保留"环球传媒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