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环球传媒网>快讯 > 正文
2021中国国际换电模式产业大会举办,猛犸出行助力“双碳”落地
2021-12-25 20:44:40 来源:财讯网 编辑:
12月23日至24日,由中国充电桩网、电动出行网、充换电百人会主办,电动交通换电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联联充电&启源芯动力联合主办,中国充电桩网承办的 2021 第二届中国国际换电模式产业大会在上海大华虹桥假日酒店举办。大会围绕“抓换电产业发展机遇,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主题,聚焦换电共享化、标准化,充换电一体,电池资产管理的实践及最新成果;以及换电面临的难题及推动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等话题展开了主题演讲与讨论。

猛犸出行王振飞担纲主持,两轮换电先驱共聚分享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新基建”的内容明确提到,将“建设充电桩”扩展为“增加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其中,“换电站”建设作为新基建里的重要组成部分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当中。由此可见,目前国家正大力扶持换电模式,未来此模式也势必兴起。换电的应用场景中,除了商用车、乘用车以外,两轮电动市场也已成为不容忽视的一环,并开启了爆发式发展。

12月24日下午,两轮换电专场会议举办,来自铁塔能源、雅迪科技集团、国什能源科技、深圳易马达、深圳猛犸出行等9家先驱企业的领导和嘉宾,陆续分享对行业的探索成果、对行业现状的思考和对未来趋势的解读。最后,还以一场思想碰撞和观点交锋的圆桌会议为大会画上句号。

作为首家面向C端用户提供买车租电和分布式换电服务的企业,猛犸出行在如今两轮电动市场可谓炙手可热,其创始人王振飞不仅担纲了本场会议及圆桌会议的主持人,同时也向与会者精彩地解读了两轮电动车C端用户充换电市场发展趋势。

充电资源紧张,猛犸出行领跑C端两轮车换电市场

猛犸出行创始人王振飞从行业变革、政策导向和用户需求等层面,解读了当前的两轮电动车 C端用户充换电市场。首先是新国标的推出,让行业经历了一场大变革,由于“新规标“整车55kg限制,锂电池将全面替代铅酸电池,刺激能源升级;同时新国标推出后,各地换购潮轮番上演,以一二线城市为先锋率先爆发、三四五线城市陆续紧跟,换购规模3年内或可达1亿,可以说蕴藏着不小的机会。

当前,中国两轮电动车保有量已达3亿,并且还在不断增加,但由于不规范的充电行为,电动自行车充电火灾事故也频频发生,今年8月1日国家已出台《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明令禁止电动车进楼入户,而这也让电动车充电资源紧张的问题更加凸显。

在用户的层面,根据2021年艾瑞咨询的调查数据,56%用户购买电动车所考虑的首要因素就是电池和续航。这并不难理解,因为电动车的本质就是代步工具,而充电慢、充电难等从根本上造成了人们对电池和续航的关注。

基于这些现状,猛犸出行的对策是面向C端用户推出“5秒换电”服务。王振飞认为:“按照第一原理的思维方式,猛犸的“5秒换电”服务从本质上解决了用户对于续航的痛点问题,就像大家购买汽油车时,因为加油方便和快捷,用户都不会关心续航问题一样,换电给电动车用户提供了快捷和安全的能源补给,自然就不用担心续航问题了。”

此外,猛犸还向用户同步推出了“买车租电”的全新购车方式,既满足了消费者高价比的诉求,用户通过电池租赁模式也可以获得电池终身质保的优质服务,从而打消对于电池维修成本和衰减的顾虑。目前,95%的猛犸出行用户都是选择了买车租电的模式购车。

参与多项国标编制,猛犸出行积极推动行业发展

猛犸出行在新能源行业已经耕耘7年,从2014年为电动汽车用户提供充电服务;到2018年进入两轮电动车充电服务市场,通过服务生活在5万+社区的1700万+垂直两轮电动车用户,精准把握用户出行痛点;再到2018年底,进行车、电池、充换电全部自研、自产、自销和自运营的全面布局,形成了与传统车企只生产和销售电动车不同的独特商业模式。

基于多年积累的规模优势和运营经验,猛犸出行还成为了《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技术规范》这一国标的主要执笔单位和标准编制组组长单位,在本国标编制中关于电池连接器、充电通信协议和充电连接接口的统一标准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而这一标准的出台,不仅对广大电动车用户在使用充换电服务时的安全保障起到了非常重要支撑和基础作用,还为行业品质、健康、有序的发展起到了指导的促进作用。

作为两轮电动C端换电的领航者,猛犸出行以能源服务(即“买车租电+5秒换电”)为切入,率先探索出了一个成功的模式,并将实践经验分享给行业参与者以启发,对于推动换电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除了有企业切身的分享,此次大会也有行业专家为市场发展提出的设想与方案,通过共商大计,将有助落实国家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要求,帮助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 助力 出行 猛犸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并保留"环球传媒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