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环球传媒网>关注 > 正文
8月新能源车厂商批发渗透率20.1%
2021-09-09 10:28:23 来源:华尔街见闻 编辑:

乘联会统计的数据显示,8月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下降14.7%。受部分芯片突然断供影响,国内厂商和渠道信心剧烈受挫,超低库存下的经销商8月末零售不强。

新能源汽车方面,8月新能源车厂商批发渗透率20.1%,1-8月渗透率12.8%,较2020年5.8%的渗透率提升明显。

销量方面,8月插电混动的比亚迪销量达到30476辆,环比增长24%;特斯拉中国销量达44264辆,环比增长34.3%。

芯片突然断供影响市场信心

零售方面,2021年8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45.3万辆,同比下降14.7%,而且相较2019年8月下降7%,增速偏弱。

8月零售环比下降3.3%,与历年月度环比正增长在6-10%的区间相比是异常低迷的,除了08年北京奥运会的7月偏高的特殊因素,本世纪中国车市历史上没有出现过8月的环比下降。

国内影响消费因素对车市零售影响较小,7月下旬南京疫情对8月车市没有明显影响。但马来西亚疫情加剧导致8月个别品种芯片突然断供,这使国内厂商和渠道信心剧烈受挫,超低库存下的经销商8月末零售不强。

今年1-8月的零售累计达到1290.0万辆,同比增长17.1%,较1-7月增速下降6个百分点。减速的原因主要是2020年7-8月零售高基数的影响。今年1-8月同比增量188万辆中的新能源车增量就达100万辆,占总增量54% 对1-8月同比增速贡献了9个百分点。

批发方面,8月厂商批发销量151.2万辆,环比持平,同比下降12.9%,较19年8月下降7%。1-8月累计批发销量1284.3万辆,同比增长16.2%,较2019年同期减少26万辆。

出口方面,8月乘联会乘用车出口(含整车与CKD) 14万辆,同比增长182%,新能源车占出口总量的25.9%。其中自主品牌出口达到9万辆,同比增长106%,合资品牌出口2万辆,同比增长209%。外资品牌特斯拉出口31,379辆的增量贡献较大,展现了中国制造体系竞争力持续提升的势头。

库存方面,今年去库存明显,近几个月厂商库存保持低位。8月末厂商库存环比下降3万辆,渠道库存环比减少8万辆;2021年1-8月厂商库存减少28万辆,相较历年1-8月库存减少幅度偏大,形成连续4年强力去库存的特征。

2021年1-8月的渠道库存相对减少86万辆,较2020年同期去库存31万辆的水平又有大幅升高,上游生产端短期内芯片短缺,影响整车生产节奏的问题逐步显现。

在终端销售层面,伴随库存水平的大幅降低,甚至出现部分畅销车型无车可交、折扣回收、销售政策考核指标趋于宽松化等现象出现。部分合资企业损失大量订单并导致士气受损,同时也给自主和新能源企业留出了窗口期。

新能源汽车表现维持强劲增长

8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30.4万辆,同比增长202.3%,环比增长23.7%。1-8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164.3万辆,同比增长222.5%。8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24.9万辆,同比增长167.5%,环比增12.0%。1-8月新能源车零售147.9万辆,同比增长202.1%。与传统燃油车走势形成强烈差异化的特征,实现对燃油车市场的替代效应,并拉动车市向新能源化转型的步伐。

8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17.1%,1-8月渗透率11.6%,较2020年5.8%的渗透率提升明显。8月,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35%;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10%;而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2.8%。

8月新能源车厂商批发渗透率20.1%,1-8月渗透率12.8%,较2020年5.8%的渗透率提升明显。8月,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35%;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24.1%;而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2.7%。8月纯电动的批发销量24.9万辆,同比增长200.4%;插电混动销量5.5万辆,同比增长211.3%,占比18%。8月电动车高端车型销量强势增长,中低端走势较强。其中A00级批发销量8.3万,份额达到纯电动的33%;A级电动车占纯电动份额27%,从谷底回升;B级电动车达6.1万辆,环比7月增23%,纯电动份额24%。

品牌方面,上汽、广汽表现相对较强。厂商批发销量突破万辆的企业有:比亚迪60,858辆、特斯拉中国44,264辆、上汽通用五菱43,783辆、上汽乘用车16,998辆、广汽埃安11,613辆。8月插电混动的比亚迪销量达到30,476辆,环比增长24%,推动平价插电混动增长成新亮点。

造车新势力8月表现强劲。8月理想、小鹏、蔚来、合众、零跑等新势力车企销量同比和环比表现总体都很优秀,尤其是哪吒、零跑等二线新势力逐步崛起。主流合资品牌中的南北大众的新能源车批发11756辆,占据主流合资69%份额。BBA豪华车企的纯电动车全面量产,产品接受度仍待大幅提升。

关键词: 新能源 车厂商 批发渗透率 乘用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并保留"环球传媒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