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观察:世俗化何以有效助推中国的现代化——评《世俗化与中国的现代化》
2022-12-17 06:43:21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编辑:

【读书者说】


【资料图】

作者:韩克庆(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在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古埃及、古印度以及中国这四大同源而且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文明古国当中,中国是唯一绵延数千年而至今者。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罕见的巨大成就,成为世界经济前行的最为重要的引擎。这同样也是一个公认的事实。那么,中国的历史基因与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之间是否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这是学界应当予以高度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对此,吴忠民先生的《世俗化与中国的现代化论》一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形成了一些重要的原创性观点。该书是国内现代化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成果,对于深入理解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世俗化与中国的现代化》

吴忠民 著 商务印书馆

该书从中国的世俗化传统与现代社会当中的世俗化现象两者契合的维度,来解释中国现代化的内生动力何以形成以及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的重要原因。按照这一基本逻辑线索,该书探讨了现代化内生动力的基本含义和基本内容、世俗化概念的基本含义以及中国世俗化传统的基本内容与特征,并结合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实际情况,深入探究了改革开放以来世俗化现象对中国现代化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该书对现代化内生动力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认为以人的因素为主的内生动力,是一个国家共同体现代化建设赖以推进的最为重要的内在动因。一个国家是否具有足够的现代化内生动力是该国家现代化建设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该书认为,不同于欧洲的中世纪社会以及其他很多国家的传统社会,中国不是一个宗教化的社会。相反,中国的世俗化传统根深蒂固。世俗化传统是中国现代化内生动力得以形成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源头。中国的世俗化传统具有重视现实人间、信奉勤奋努力、普遍认同务实理性等重要特征。这些,对于中国传统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了极为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以至于从一个重要的方面促成了中国传统文明绵延数千年而不绝。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意欲从整体上深入了解中国传统社会,就必须了解中国世俗化传统的基本特征,否则就不能从整体上深入了解带有特定的深刻历史烙印(或“历史基因”)的中国现代社会。

该书对于中国现代意义上的世俗化现象同中国历史上业已存在的、根深蒂固的世俗化传统两者间的某种“契合”进行了有新意的解释。该书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的40多年,随着现代化和市场经济进程的推进,中国现代意义上的世俗化现象开始形成并成为一种历史趋势。这是一件带有普遍规律的事情。比之其他国家,在中国,这种现代意义上的世俗化现象由于得到了某种强固的世俗化历史基因的支撑,因而表现得相对来说更加明显、更加“充分”,进而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内生动力得以大面积迅速形成的一个重要根源。这就从一个重要的方面为中国现代化提供了相对来说更为强劲的内生动力,进而有力地助推了中国现代化的起飞,保证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可持续推进。

该书通过分析发现,普遍而强烈的世俗化现象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巨大的推动效应:直接助推了大量具有自主流动选择权的劳动者以及民营企业主的大面积形成;有效拉动了中国的消费内需;有效地提升了中国教育水准、国民文化素质水准以及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人力资本水准;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的安全局面。基于此,该书形成了如是看法:从一定意义上讲,如果说新教伦理是西欧国家现代化之所以能够得以顺利推进的一个重要促进因素的话,那么,与之不同的是,更为明显的世俗化现象则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建设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公认巨大成就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推动力量,而且这种力量还会对中国未来的现代化建设持续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该书认为,在看到世俗化现象对于中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助推作用的同时,还应看到:其一,在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一种重要的历史遗产,世俗化传统分为有价值者和落后消极者两种成分。对于其中的落后消极者,应当予以摒弃。而对于其中有价值的世俗化传统,则应当经过科学合理的扬弃,而不能原封不动地予以“照搬”,方能同现代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其二,世俗化现象有着自己特定的合理边界。一旦越过这个边界,就会成为过度的世俗化现象。而过度的世俗化现象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则会起着消极的作用,如诱致现代化建设导向的走偏,削弱现代化建设的可持续性,损害社会的安全运行局面,等等。这些,需要予以有效的抑制和消除。

《光明日报》( 2022年12月17日 08版)

关键词: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并保留"环球传媒网 - 环球资讯网 - 环球生活门户"的电头。